首页>要闻动态>图片新闻

“速生英雄”变“生态入侵者”!外来物种对三亚红树林的隐秘威胁

【字体: 打印
2025-11-05 17:10 三亚市林业局

在大多数人眼中,郁郁葱葱的林木总是“绿色”与“生态”的代名词。然而,在三亚的潮间带上,看似茂密的滩涂树林,却隐藏着一场看不见的生态战争——一种名为“拉关木”的外来物种正以惊人的速度挤压着本土红树林的生存空间。

拉关木,原广泛分布于中美洲及西非,因生长迅速、易于成林,于1999年从墨西哥引入海南,初衷是用于快速复绿受损红树林。在引入初期,它便成效显著,快速形成的大片树林有效覆盖了裸露的滩涂。谁也没有料到,正是这种强大的生长能力和极快的繁殖速度,加上种子可随海浪传播,让它在短短二十多年间,就已广泛覆盖海南的红树林区域,昔日的“滩涂复绿功臣”悄然演变为如今被清退的“生态入侵者”。

新种植的本土红树

为何清除?生态系统的连锁危机

为什么要清理这些看似繁茂的树木?答案在于恢复这一带红树林生态系统的“原真性”。

引入“拉关木”后,一些生态环境的变化开始慢慢显现。这种树种生长茂盛、植株高大,在接收阳光和吸收养分方面具备一定优势,逐渐影响了本土红树的生长环境。

原本盘根错节的本土红树根系,是招潮蟹、弹涂鱼和各类贝类理想的庇护所和觅食地。而拉关木的根系非常发达,密集地扎根在泥土中,让底栖生物的活动空间变小,它们的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减少。此外,拉关木的根系还造成水的流动性和底泥透气性变差,逐渐形成以它为优势的单一群落,严重破坏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。

科学清退,数据背后的生态回归

面对出现的本土红树林面积减少、湿地生态受损等问题,海南省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《海南省红树林保护规定》,其中明确要求清除外来物种拉关木,标志着海南正式将清除拉关木工作纳入省级规划,并与《海南省红树林资源保护专项规划(2024—2035年)》协同推进,为保护、维持和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。

三亚市迅速响应,采取开挖排水沟槽、设置挡土围堰等工程措施,改变拉关木赖以生存的水盐环境,构筑起生态隔离带。随后,在清理出的滩涂上及时补种白骨壤、角果木、红榄李、黄槿等17种本土红树及半红树苗木,让这些“生态原住民”重新扎根。同时,通过设立防护网,有效阻挡外来植物再次随潮水入侵。截至目前,三亚通过“三清”措施已清除拉关木等外来物种44.9公顷,为本土红树林重建27.83公顷的生长空间,营造出1.37公顷的鸟类栖息地。

“三分种,七分管”,生态修复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。为此,三亚为这些新生的红树林设立了长达五年的生态管护期,通过持续巡查、监测与维护,让这些珍贵的“海岸卫士”健康成长。

新种植的本土红树

随着本土红树的回归,底栖生物种群数量持续回升,生物多样性稳步恢复,湿地水系结构也得以优化,水的流动性和自净能力增强,整体水质明显改善,被外来物种占据的滩涂,正重现自然生机。

数据是最好的证明。目前,全市累计新营造红树林75.45公顷,修复受损湿地26.71公顷。特别是自2022年启动资源本底调查以来,科学修复有了更精准的“生态地图”,现阶段,全市红树林总面积已达258.69公顷。

当一株株拉关木被移除,当本土红树重新在这片滩涂上挺立,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片树林,更是一个虫鸣蟹走、万鸟翔集、充满生命力的“红树林生态系统”。

相关稿件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版权所有@三亚市林业局   中文域名:三亚市林业局.政务

主办:三亚市林业局   开发维护:三亚市营商环境综合服务中心

ICP备案编号:琼ICP备14000806号-1    政府网站标识码:4602000004   琼公网安备琼公网安备 46020302000114号